|
立秋后話養(yǎng)生立秋是秋天的開端,天氣逐漸由夏入秋,但“秋老虎”也會虎視眈眈。經過一個夏天的暑熱熏蒸,此時做好養(yǎng)生,可以祛病延年。如何養(yǎng)生健體呢?中醫(yī)專家建議,一方面要注意及時調理膳食,合理應對早晚溫差,適量運動,另一方面加強保養(yǎng)立秋時節(jié)特別需要注意的肝肺。 滋養(yǎng)篇 秋季養(yǎng)肺多吃酸少吃辣 “春養(yǎng)肝,夏養(yǎng)心,秋養(yǎng)肺,冬養(yǎng)腎”,秋季養(yǎng)生一定要養(yǎng)肺潤肺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“肺者,氣之本。”秋季氣候干燥,很容易傷及肺陰,使人患鼻干喉痛、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,所以飲食應注意養(yǎng)肺。 多酸少辣 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,如銀耳、甘蔗、燕窩、梨、芝麻、藕、菠菜、豬肺、豆?jié){、鴨蛋、蜂蜜、橄欖,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(yǎng)血的作用。 少辛增酸。秋季,肺的功能偏旺,而辛味食品吃得過多,會使肺氣更加旺盛,進而還會傷及肝氣,所以秋天飲食要少食辛味食物,如:蔥、姜、蒜、韭菜、辣椒等。 在此基礎上多吃些酸味食物,以補肝氣,如:蘋果、石榴、葡萄、芒果、櫻桃、柚子、檸檬、山楂、番茄等。 宜補湯汁 秋季飲食以滋陰潤燥為原則,在此基礎上,每日中、晚餐喝些健身湯,一方面可以滲濕健脾、滋陰防燥,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補營養(yǎng)、強身健體。 秋季常食的湯有:百合冬瓜湯、豬皮番茄湯、山楂排骨湯、鯉魚山楂湯、鰱魚頭湯,鱔魚湯、赤豆鯽魚湯、鴨架豆腐湯、枸杞葉豆腐湯、平菇豆腐湯、平菇雞蛋湯、冬菇紫菜湯等。 宜多吃魚 秋天是需要進補的季節(jié),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進補導致肥胖,不妨吃點魚肉。 魚肉脂肪含量低,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、護心和防癌的作用。魚肉中的維生素D、鈣、磷,能有效地預防骨質疏松癥。 ■小貼士 【秋冬季養(yǎng)生九大水果】 1.百果之宗:梨;2.大夫*藥:蘋果;3.維C之*:獼猴桃;4.甜膩美味:柿子;5.西域佳果:石榴(陰虛者忌吃);6.天堂之果:橄欖;7.酸甜適中:柚子;8.長壽食品:山楂;9.維生素丸:大棗。 【秋冬季吃九種堅果益處多】 1.板栗:補腎之果,調手腳冰涼怕冷腰酸;2.核桃:抗氧化之*,補腦益智生頭發(fā);3.葵花子:保護血管彈性;4.開心果:心臟之友;5.榛子:補氣健脾明目;6.南瓜子:防前列腺病;7.花生:抗結核;8.松子:長壽果;9.腰果:潤腸通便,潤膚美容。 華商報記者周金柱實習生陳玲整理 飲食篇 立秋后喝粥瀉秋涼防秋燥 立秋后是保護人體腸胃的關鍵時刻,切勿貪食各種油膩辛辣食品,因為腸胃一下子還無法從夏日清淡中適應過來,而粥能和胃補脾,潤養(yǎng)肺燥,*是秋季養(yǎng)生的*選擇。但是,喝粥也不是*的,尤其是家有老人,不宜天天喝粥。 粥可調節(jié)脾胃,促進吸收 夏秋交替之際,會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,特別是體虛者。粥是此時調節(jié)脾胃*的飲食,立秋后早晨喝碗粥,既可瀉秋涼,又能防秋燥。 同時,感冒時也建議多喝熱粥,因為喝粥有助人體發(fā)汗、散熱、祛風寒,能夠有效促進感冒的治愈。同時,大部分人在感冒后會胃口變差、沒有食欲且腸胃消化系統(tǒng)處于欠佳狀態(tài),而喝粥可以促進腸胃的吸收。此外,有些藥對腸胃的刺激比較大,喝粥可以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。 粥雖好,但也不是*的,尤其要杜絕以下幾個誤區(qū)—— 胃不好的人少喝 不少人認為粥養(yǎng)胃,但事實上,這種觀點并不全面。喝粥不用慢慢咀嚼,因此不能促進可以幫助消化的口腔唾液腺的分泌;水含量偏高的粥在進入胃里后,會起到稀釋胃酸的作用,加速胃的膨脹,使胃運動緩慢,這同樣不利于消化。 因此胃病患者不宜老喝粥,而應選擇其他容易消化吸收的飲食,細嚼慢咽,促進消化。 老人不宜天天喝粥 我國有句俗話“老人喝粥,多福多壽”。人老了,消化系統(tǒng)衰退了,適當喝粥的確有利于消化,但如果天天如此,反而對身體不利。長期喝粥有以下不利因素:因為喝粥不用細嚼,缺少咀嚼會加速老年人咀嚼器官的退化;粥類食物中纖維含量較低,不利于老年人排毒。 吃飯必須咀嚼,咀嚼不僅要用牙齒把飯粒細細咬碎,同時還促使唾液分泌,唾液中所含的酶對淀粉也有初步的消化作用。缺乏咀嚼,唾液中的淀粉酶就不能將粥中的淀粉充分分解為麥芽糖,從而影響消化。唾液還有中和胃酸、修復胃黏膜的作用,喝粥時口腔幾乎不用分泌唾液,自然也就不利于保護胃黏膜。 為你推薦8種健康養(yǎng)生粥 南瓜粥 南瓜粥屬于溫性粥,與皮蛋瘦肉粥等涼性的粥類相比,溫和的南瓜粥更容易滿足秋季人體胃腸溫補的需要。 從中醫(yī)角度看,南瓜粥中性偏溫,常喝南瓜粥有補中益氣、清熱解毒的功效,還能平喘、消腫,因為南瓜味甘,秋季天氣干燥,許多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嘴唇干裂、鼻腔流血及皮膚燥澀等癥狀,中醫(yī)認為,秋燥與體內津液不足及肺陽虛有關,南瓜粥具有清火養(yǎng)胃健脾之功效,把它與一些生津養(yǎng)陰潤肺的食物共同服用,對于改善秋燥癥狀大有裨益。 黑芝麻粥 黑芝麻淘凈曬干,炒熟研細,每次取25克,投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將熟的粥內,加蜂蜜1匙,熬至粥稠食用。黑芝麻具有潤腸通便、益五臟、壯筋骨的作用。此粥能滋養(yǎng)五臟,潤燥通便,適用于肝腎不足、虛風眩暈、風痹、癱瘓、大便煤結、病后虛羸、須發(fā)早白、婦女產后乳少等。 白木耳粥 粳米250克,白木耳15克,加水適量,共煮成粥。白木耳是秋季滋陰、潤肺、生津的滋補佳品。白木耳粥具有潤肺止咳、益氣補腎的作用。適用于陰虛內熱燥咳、氣陰兩虛等。 蘋果粥 蘋果500克,西米、白糖各100克,加水適量,共煮成粥。蘋果粥具有生津、潤肺、除煩、解暑、健胃等作用,適用于氣力不足、反胃、消化不良、腸炎痢疾、大便干結、高血壓等。 菊花粥 菊花30克,粳米100克,先將菊花煎湯,取汁加米煮成粥。菊花粥具有散風熱、清肝火、明眼目等作用,適用于秋季風熱型感冒、心煩咽燥、目赤腫痛等病癥,對心血管疾病也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。 胡蘿卜粥 胡蘿卜150克,去皮,清洗干凈,切成碎末,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。中醫(yī)認為,胡蘿卜性味甘、平,具有下氣利胸膈、補中安五臟的作用,此粥適用于便秘、腸胃不適、飽悶氣脹、消化不良等。 枸杞粥 枸杞30克,粳米100克,加水適量。同煮成粥。枸杞粥具有滋補肝腎、明目補虛等作用,適用于中老年人肝腎陰虧、視物模糊、腰酸腿軟等。 土豆粥 土豆100克,去皮,清洗干凈,切成小塊,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。中醫(yī)認為,土豆味甘、性平,具有健脾和中、益氣調中的功效,此粥適用于胃燥、胃痛、便秘等。 華商報記者周金柱實習生陳玲整理 運動篇 適當運動合理養(yǎng)生 立秋前后,很多地區(qū)仍處于炎熱之中,應密切關注天氣預報,小心中暑。上午10點前,可增加些室外活動。也可根據身體情況和需要,做些健身操、小球類運動。 ●慢跑:增加能量消耗 適合人群:中年人(亞健康者更為有效) 慢跑能增強血液循環(huán),改善心肺功能和腦的血液供應以及腦細胞的氧供應,減輕腦動脈硬化,使大腦能正常地工作。跑步還能有效地刺激代謝,增加能量消耗,有助于減肥瘦身。 ●自行車運動:有利減肥 適合人群:不限制人群,但老年人騎行時長不宜超過30分鐘 在空氣清凈的地方騎行能分泌一種荷爾蒙,這種荷爾蒙使你心胸開朗、精神愉快,實驗表明自行車運動就能產生這種荷爾蒙,它會令人感覺十分自由且暢快無比,據近年來研究的結果表明,騎自行車和跑步、游泳一樣,是一種最能改善人們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鍛煉,它不僅僅是一項減肥運動,更是心靈愉悅的放逐。 ●冷水浴:增強免疫力 適合人群:無疾病、身體狀況正常的人群 冷水浴是指5℃~20℃之間的秋季自然水溫。冷水浴的保健作用十分明顯。首先,它可以加強神經的興奮功能,使得洗浴后精神爽快,頭腦清晰。而且可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,被稱作是“血管體操”。對于消化功能有問題的人而言,洗冷水浴對慢性胃炎、胃下垂、便秘等病癥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。 對于忙碌人士而言,也可通過散步達到健身效果。選擇公園等空氣清新且植物茂盛的地方,吸收空氣中更多的負氧離子,不僅對人的心肺功能及神經系統(tǒng)具有良好的營養(yǎng)和調節(jié)安撫作用,還可以舒緩緊張情緒,帶來舒適好心情。 |